劉罡
2020年7月,銷貓新零售發起了「2020直銷人生存現狀調查」主題策劃。在經曆行業事件和新冠疫情這段艱難歲月之後,還有多少直銷人堅守初心,重新出發。 調查啟動後,我們得到了直銷人的積極響應,目前已經有500+位直銷人參與了調查,其中不乏安利、無限極、完美等直銷企業的一線從業人員。 萬丈高樓起於壘土,直銷行業離不開千千萬萬的普通直銷人。目前疫情已經漸漸過去,市場迎來了複蘇,春天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另外,我們的調查仍在繼續,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隨著調查人數的不斷增多,銷貓新零售也和越來越多的直銷人朋友聊起了他們的故事。 在之前我們給大家分享了三位有代表性的直銷人這幾年的經曆和發展(直銷人親述:2020下半年,我還做直銷嗎?),今天,我們想要再分享一些故事給大家。 同時,歡迎大家踴躍參與調查,和銷貓分享您的故事。
“親愛的,你今天狀態看起來真好。平常運動之前會吃東西嗎?” 在某地的健身房裏,總有這樣一位年過不惑之年的中年婦女在不停地與人搭訕。 不過顯然,許多人都隻是看了她一眼,然後根本不會搭理她,但她仍然毫不氣餒,一天隻要可以加到一個人的微信,那今天就是有意義的一天。 這個人江湖人稱“燕姐”,很難想象的是,她已經做了18年的直銷了。 和燕姐聊天之後才發現,燕姐夫妻兩人都在做直銷業務,並且現在的級別都不低。那為什麽還要進行地推,是因為最近的業績不佳嗎? 其實不然,即使已經做了18年的直銷,但燕姐一直保持著地推的習慣。況且她本身也是一個很愛健身的人,朋友圈堅持打卡健身(同時有直銷產品照片)已經一個多月了。 除此之外,燕姐還經常混跡於各個社群,什麽小區業主群、社區團購群等等。18年的經驗告訴她,拒絕是常態,而有人不反感,就是當日的驚喜。隨後就可以約他們一起喝咖啡,去體驗館聊聊天,再去推銷產品,講解這份事業。 18年如一日,這並非人人都能夠做到的事情。 疫情期間可把燕姐給逼壞了,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她在這期間開始注重線上運營,加了更多的社群,並且還學會了各種社群運營技巧,手機裏麵下載了許多線上課程App,跟上了這個新的時代。 “不斷學習自然是好事,隻不過我更喜歡跟人聊天。” 健身房恢複之後,燕姐第一時間就開始了恢複鍛煉,並逐步開始地推。她還結合了公司所舉辦的種種線上線下的活動,再利用自己的經驗進行推廣,取得的效果很不錯。 “今年再突破一下自己。” 在燕姐的想法裏,或許從來沒有思考過“直銷值不值得做”這個問題。
林牧總對直銷有一種很深的情懷在,畢竟如果從第一次接觸直銷開始,距今已經有22年了。 從2017年開始,林牧就一直在一家背靠傳統企業的直銷公司,到現在三年的時間裏,經曆了權健事件、百日行動以及今年上半年的新冠疫情。 即便如此,林牧對直銷的信心仍然沒有絲毫動搖,他的經驗告訴他自己,當前所選擇的路是最適合他、也是最正確的路。 在1998年的時候,林牧就進入了保健品行業,在當時的企業裏,他發現了已經有許多員工開始在兼職做直銷。於是他在慢慢了解的過程中開始對這些直銷產品都有過嚐試。 2004到2007年,林牧和家人整整體驗了三年的產品之後,林牧終於踏出了這一步,在2007年3月正式開啟了直銷業務。本來對未來充滿憧憬的林牧,沒有想到事與願違。 剛開始做,林牧的事業開展並不順利,再加上公司的製度調整讓林牧感覺付出和回報差距太大。不僅如此,在家裏還壓了很多的貨,跌跌撞撞2年下來,2009年林牧不得不暫停了他的業務。 “後來我也輾轉了兩個直銷公司,但效果都不是很好。”林牧坦言,直銷公司製度的不斷調整是他主要的困擾,“我看重產品給客戶健康帶去真功實效的改變,但直銷的零售利潤和不能隨時提現,還有會議差旅費等會讓一部分業務人員收支倒掛。做直銷首先是做生意然後才能談事業,口袋虧了就證明有問題存在。” 直到2015年,林牧看到一家傳統企業宣布進軍直銷的新聞之後,他開始靜下心來思考今後的路,在多次考察了這家傳統企業進軍直銷的戰略布局和規劃之後,2017年他便正式加入了這家企業。 彼時,這家傳統企業在產品知識和營銷策劃上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落地方案,直銷板塊的業務也開始步入正軌,由探索期漸漸轉向了成熟和完善。 所以,林牧透露,即便是在權健事件和疫情的雙重壓力下,這家企業的直銷業務也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這是我選擇現在這家企業的原因,因為我從來沒有動搖過對直銷的信心,即便在最困難的時期,我也一直在用專業資訊知識營銷打開客戶心結,讓他們內心認可轉化購買。推薦的產品為他們量身定做,高質量功效確切,做長線市場。” 隨著市場的緩慢複蘇,林牧的線下活動也開始密集起來,公司還在上個月底展開了今年的第一場線下招商會,其中公司高管和優秀的市場負責人都進行了講話。 “國潮當道,國貨當自強!”林牧的信念讓人動容。
都說疫情期間“受傷慘重”,那有不有不降反升的案例? 有的。 “從1月到6月,國內疫情最嚴重的時期,我們整個係統的業績,平均每個月保持30%的遞增速。”提到最近的成績,楊悅的臉上洋溢著笑容。 不是增長30%,而是遞增,況且,這個團隊的基數是月銷售在3000萬以上的大團隊,團隊長楊悅和團隊中的主要負責人大多都是女性。 在聊天的過程中,楊悅談笑風生。其中有業績和收入增長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她身上的那種樂觀的心態。 “其實我們的產品占了很大的優勢,”楊悅說道,“第一是小球藻係列的產品。我們這個產品來自中國最大的小球藻生產和研發基地之一——廣西北海,而且小球藻的核心功能對於提振人的免疫能量是首屈一指的。小球藻這樣一個免疫和能量補給產品的力量,讓我們找到了疫情期間業績的支撐戰略點。” “第二是空氣淨化器,新冠疫情期間,每個人的家裏都需要良好的空氣環境,也需要驅離病毒的感染,這就是空氣淨化器的商機;第三就是一個健康的檢測儀器,它可以做你各種身體慢性疾病的檢查、做你身體基因序列的檢查、做你身體甚至核酸陰陽性的這種檢查。” 所以,在產品營銷的背後,往往是三個原則——“對的產品、對的人、對的時候”,楊悅的產品就符合“三對”原則。所以在疫情來臨的時候,楊悅心裏並沒有恐懼,反而將她樂觀應對的積極態度傳遞給了團隊中的每一個人。 產品力量是楊悅堅守的理念。何以提升業績、何以在這樣一個過渡時間裏麵找到戰略支撐?隻有產品的力量。這也是今天直銷行業應該堅守的理念。「特此鳴謝:素材來源於愛直銷“遠江一周談”。」 千千萬萬的直銷人,有千千萬萬的故事。無論徘徊和堅定,無論失敗或成功,直銷的希望仍在,直銷人的信心仍在,每個人都在奮不顧身地堅持著。 直銷人的故事還在繼續,我們的調查也在繼續,如果你有想分享、想傾訴的故事,歡迎參加我們的調查,也可以掃描以下二維碼添加“喵妹兒”進行溝通交流,我們將洗耳恭聽,同時,也讓更多人聽到你的聲音。
隨著調查人數的不斷增多,銷貓新零售也和越來越多的直銷人朋友聊起了他們的故事。 在之前我們給大家分享了三位有代表性的直銷人這幾年的經曆和發展(直銷人親述:2020下半年,我還做直銷嗎?),今天,我們想要再分享一些故事給大家。 同時,歡迎大家踴躍參與調查,和銷貓分享您的故事。
“親愛的,你今天狀態看起來真好。平常運動之前會吃東西嗎?” 在某地的健身房裏,總有這樣一位年過不惑之年的中年婦女在不停地與人搭訕。 不過顯然,許多人都隻是看了她一眼,然後根本不會搭理她,但她仍然毫不氣餒,一天隻要可以加到一個人的微信,那今天就是有意義的一天。 這個人江湖人稱“燕姐”,很難想象的是,她已經做了18年的直銷了。 和燕姐聊天之後才發現,燕姐夫妻兩人都在做直銷業務,並且現在的級別都不低。那為什麽還要進行地推,是因為最近的業績不佳嗎? 其實不然,即使已經做了18年的直銷,但燕姐一直保持著地推的習慣。況且她本身也是一個很愛健身的人,朋友圈堅持打卡健身(同時有直銷產品照片)已經一個多月了。 除此之外,燕姐還經常混跡於各個社群,什麽小區業主群、社區團購群等等。18年的經驗告訴她,拒絕是常態,而有人不反感,就是當日的驚喜。隨後就可以約他們一起喝咖啡,去體驗館聊聊天,再去推銷產品,講解這份事業。 18年如一日,這並非人人都能夠做到的事情。 疫情期間可把燕姐給逼壞了,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她在這期間開始注重線上運營,加了更多的社群,並且還學會了各種社群運營技巧,手機裏麵下載了許多線上課程App,跟上了這個新的時代。 “不斷學習自然是好事,隻不過我更喜歡跟人聊天。” 健身房恢複之後,燕姐第一時間就開始了恢複鍛煉,並逐步開始地推。她還結合了公司所舉辦的種種線上線下的活動,再利用自己的經驗進行推廣,取得的效果很不錯。 “今年再突破一下自己。” 在燕姐的想法裏,或許從來沒有思考過“直銷值不值得做”這個問題。
林牧總對直銷有一種很深的情懷在,畢竟如果從第一次接觸直銷開始,距今已經有22年了。 從2017年開始,林牧就一直在一家背靠傳統企業的直銷公司,到現在三年的時間裏,經曆了權健事件、百日行動以及今年上半年的新冠疫情。 即便如此,林牧對直銷的信心仍然沒有絲毫動搖,他的經驗告訴他自己,當前所選擇的路是最適合他、也是最正確的路。 在1998年的時候,林牧就進入了保健品行業,在當時的企業裏,他發現了已經有許多員工開始在兼職做直銷。於是他在慢慢了解的過程中開始對這些直銷產品都有過嚐試。 2004到2007年,林牧和家人整整體驗了三年的產品之後,林牧終於踏出了這一步,在2007年3月正式開啟了直銷業務。本來對未來充滿憧憬的林牧,沒有想到事與願違。 剛開始做,林牧的事業開展並不順利,再加上公司的製度調整讓林牧感覺付出和回報差距太大。不僅如此,在家裏還壓了很多的貨,跌跌撞撞2年下來,2009年林牧不得不暫停了他的業務。 “後來我也輾轉了兩個直銷公司,但效果都不是很好。”林牧坦言,直銷公司製度的不斷調整是他主要的困擾,“我看重產品給客戶健康帶去真功實效的改變,但直銷的零售利潤和不能隨時提現,還有會議差旅費等會讓一部分業務人員收支倒掛。做直銷首先是做生意然後才能談事業,口袋虧了就證明有問題存在。” 直到2015年,林牧看到一家傳統企業宣布進軍直銷的新聞之後,他開始靜下心來思考今後的路,在多次考察了這家傳統企業進軍直銷的戰略布局和規劃之後,2017年他便正式加入了這家企業。 彼時,這家傳統企業在產品知識和營銷策劃上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落地方案,直銷板塊的業務也開始步入正軌,由探索期漸漸轉向了成熟和完善。 所以,林牧透露,即便是在權健事件和疫情的雙重壓力下,這家企業的直銷業務也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這是我選擇現在這家企業的原因,因為我從來沒有動搖過對直銷的信心,即便在最困難的時期,我也一直在用專業資訊知識營銷打開客戶心結,讓他們內心認可轉化購買。推薦的產品為他們量身定做,高質量功效確切,做長線市場。” 隨著市場的緩慢複蘇,林牧的線下活動也開始密集起來,公司還在上個月底展開了今年的第一場線下招商會,其中公司高管和優秀的市場負責人都進行了講話。 “國潮當道,國貨當自強!”林牧的信念讓人動容。
都說疫情期間“受傷慘重”,那有不有不降反升的案例? 有的。 “從1月到6月,國內疫情最嚴重的時期,我們整個係統的業績,平均每個月保持30%的遞增速。”提到最近的成績,楊悅的臉上洋溢著笑容。 不是增長30%,而是遞增,況且,這個團隊的基數是月銷售在3000萬以上的大團隊,團隊長楊悅和團隊中的主要負責人大多都是女性。 在聊天的過程中,楊悅談笑風生。其中有業績和收入增長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她身上的那種樂觀的心態。 “其實我們的產品占了很大的優勢,”楊悅說道,“第一是小球藻係列的產品。我們這個產品來自中國最大的小球藻生產和研發基地之一——廣西北海,而且小球藻的核心功能對於提振人的免疫能量是首屈一指的。小球藻這樣一個免疫和能量補給產品的力量,讓我們找到了疫情期間業績的支撐戰略點。” “第二是空氣淨化器,新冠疫情期間,每個人的家裏都需要良好的空氣環境,也需要驅離病毒的感染,這就是空氣淨化器的商機;第三就是一個健康的檢測儀器,它可以做你各種身體慢性疾病的檢查、做你身體基因序列的檢查、做你身體甚至核酸陰陽性的這種檢查。” 所以,在產品營銷的背後,往往是三個原則——“對的產品、對的人、對的時候”,楊悅的產品就符合“三對”原則。所以在疫情來臨的時候,楊悅心裏並沒有恐懼,反而將她樂觀應對的積極態度傳遞給了團隊中的每一個人。 產品力量是楊悅堅守的理念。何以提升業績、何以在這樣一個過渡時間裏麵找到戰略支撐?隻有產品的力量。這也是今天直銷行業應該堅守的理念。「特此鳴謝:素材來源於愛直銷“遠江一周談”。」 千千萬萬的直銷人,有千千萬萬的故事。無論徘徊和堅定,無論失敗或成功,直銷的希望仍在,直銷人的信心仍在,每個人都在奮不顧身地堅持著。 直銷人的故事還在繼續,我們的調查也在繼續,如果你有想分享、想傾訴的故事,歡迎參加我們的調查,也可以掃描以下二維碼添加“喵妹兒”進行溝通交流,我們將洗耳恭聽,同時,也讓更多人聽到你的聲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